Aphasia

Cogito ergo sum.

读书

还记得去年元旦前为自己添置了好几本经典名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 大教堂》、《城堡》还有珍藏版的《红楼梦》,当时的计划是:书忌滥读,宜重温玩赏,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想抱着这几本书每年重温一边,每一次都能稍加注释上自己的阅历。还听说黑泽明有读过15遍的《战争与和平》,一个人钟爱一本书至深就应当痴迷至此吧,百读不厌,回味悠长。可这计划随着生活的动荡最后也不得不破产流失,最后的成果如下:

  • 读完《战争与和平》第一部,场面宏大、人物繁多,老托想保罗万象,其描写之简练准确、语言之丰富、心理之细腻都让人叹为观止。
  • 《安娜卡列尼娜》今年未读,看奈特利的舞台电影之一半,看自己钟爱的列文的尴尬出场而弃置。  
  • 《红楼梦》在刚回所的几周,翻到五十回左右,俏晴雯冒寒为贾宝玉补衣一节。到目前最喜欢的一段是也是五十回左右好戏连台的“史湘云割腥啖膻”一段。
  • 其他的均未怎么动弹,惭愧。

总算告别了学校时光,有喜也有悲,想想昨日整天里背着书包抢位、按部就班的做笔记、老实巴交地听老师讲课,竟如遥远的过去并略带喜感了。玉泉路里的破图书馆里自己也借了好几次书,因为同学说想去看美国大都会的展览,自己想补补自己的艺术知识,在图书馆里就借了硬皮油印的《艺术的故事》,在每次自习的间隙,拿着这本砖头厚的大书,聆听着从远古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近代的艺术转型,作者用丰富却浅显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流派是如何从之前的窠臼、之前的体系里创新改造,还有一个个流派其艺术价值的独特性,所以我也明白了中世纪人物壁画的呆板、面无表情倒不是在说那些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不懂的从古希腊罗马人身上学习生动活泼的绘画技巧,而是因为其宗教立场而虔诚地改变自己的画风而进行另外一种形式的创造,其艺术价值同后来文艺复兴创造出的形形色色的、美妙绝伦的油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这是一本很值得拥有的一本书,只是价格不菲,它告诉了我,纵然没有艺术家的才能,但我们倒可以享乐者一般去欣赏艺术的世界。

来到所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豆瓣二手市场上买到了《电影的故事》和《论摄影》两本书,书是非常棒的,价格也很划算。《电影的故事》比大学买的《认识电影》要耐读的多,因为其涵盖了从电影诞生一直到现在数码技术横行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总括了全球各地的电影特色、发展历程。彩色油印的纸张还有一幅幅珍藏的图片,在我一个人的时间里让我乐此不疲。有人讲,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在电影的世界里,五年就算一代,其翻陈出新之快、发展之迅速,让人望尘莫及,所以这本书林林总总的电影叙述,才让我了解到电影世界其宏伟浩大。

今年手里有两本有作家签名的书:《木乃伊防腐指南》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第一本是去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大学都仰慕已久的影评人大虎旗皮所签,书是Moviegoer网站十年的精选集,都是当下著名的影评人的文章。他们是一批历经淘碟、互联网、电影院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电影发烧友,评论涵盖很多题材,从摄影到采访到影评,因为缺乏整体的编辑整本书的评论却也良莠不齐、杂乱不堪。第二本是在中国美术学院里仅比我大一岁多的蒋方舟所签,书是当时现场做活动便宜购入的,内容主要是她在新周刊为杂志所写文章的合集。她自己言,这部书是她走下天才少女席位的第一部书,纵然毁誉参半,可有争议方正常吧,书匆匆读完,印象较深的还是其书评里对张爱玲、木心的推崇。

十一脚伤买过一批书,有米奇的两本,有《禅者的初心》,有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有《最后的读书会》,还有《三天学会铅笔画》。其他零零散散读的书还有《苏菲的世界》、《积极生活》、《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旧山河》、《国史大纲》等。

如果还算上去年寒假在家所读之书,则还有《乡关何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复活》。去年寒假前,大学好友来京,陪他参加凤凰读书会的一个年度十大图书活动,在活动现场碰到周濂、郭小凯还有一位和北岛有接触又与野夫玩的不错的女编辑(名字忘记了),经他们推荐当时就买了前两本“年度十佳”的图书。《乡关何处》是从未有过的读书经历,仿若置身当代的一位古人,用着古生古色的语调还有几百年前读书人的神情去讲述发生在当代的荒诞不经却性情不羁的一些人、一些事,味道十足。《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则有些学术味,后半部分的影评不错。《复活》是读老托里最让我感动的一部,讲述的所一位有自我意识的罪人如何去拯救自己、如何去重拾良知的故事,而老托在这部里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批判则至于颠倒整个世界的威力,“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你是一位有良知的人,监狱是你最好的去处”。故事主人公最后抛家弃产同妓女踏上赎罪的征程,其对美好之热爱、对人与人之间爱意的执着甚至对世俗主流的不屑不顾,都让人感动。

Mr.Think /
In categories 自我总结-summary  tagged with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